欢迎光临南昌大学MBA教育中心! 今天是: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站内动态» 前沿观察» 健康养老的中国策

健康养老的中国策

来源:网络转载 添加时间: Sun Feb 24 00:00:00 CST 2019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庞清辉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养老”。

比如“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在加快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等。

“中国经济未来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关系是抚养比的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几次谈到养老的问题,并提出再划转一部分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都是在为这个问题多做准备。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要远远快于很多高收入国家,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将成为未来我国社会的常态,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地域和城乡的分布很不均衡。”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因此老龄化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

而且,在蔡菲看来,我国还有另外一个背景,即家庭小型化造成家庭的负担、家庭照料者的缺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家里有小有老,中年一代的养老和抚幼压力会越来越重。”

因此,她认为,在老龄健康方面,未来重点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医养结合。

“坦率地讲,整个中国社会对于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不仅是未富先老,应该说是未备先老,我们没有准备好。”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据刘远立介绍,目前最需要关怀的孤寡老人照护方面,以及利用市场力量为高收入人群的健康养老服务方面,做得都很好。“但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大部分人,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服务体系,以及政策制度性的安排。”

2018年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健康养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未来中国健康养老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为五种现象: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需求升级将对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市场的关键是专业化服务和市场细分,现在已经开始;智能和信息技术会促进健康养老服务快速发展;老年人能力需求评估将成为撬动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认为,对老年人能力、需求进行系统的评估,催生出养老发展的“中国模式”,这对整个中国养老产业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健康是关键,也存在短板

据蔡菲介绍,目前我国有1.5亿老年人带病生存,失能老人总体来说有4000多万人,完全失能的有1000多万人,“这些老年人是医养结合服务刚性需求的群体,而老年人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是要高于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

因此,在她看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健康是关键,也存在短板。

当下,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虽然人们一直认为生命的延长往往会伴随着健康的延续,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现在的老年人比起父辈在同年龄段更加健康。”中国医药(13.990,0.16, 1.16%)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杨利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无论在国家之间,还是在国家内部,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布情况并不平等,因此迫切需要对健康老龄化做出全面的反映。

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刘远立表示,就是“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对于已病、已残的老人,提供病有所医的制度安排和照顾;另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有尊严地离去。

“目前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人占到全部老人的61%以上,我们是被动地等他们生病,还是紧急地行动起来,让这些人不生病,少生病,成为健康的社会财富持续创造者?”刘远立认为,在这个方面,我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

据蔡菲介绍,2016年到2017年,国家在编制“‘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过程中,就提出要以老年人的健康为基本的出发点,“我们提的健康老龄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要关注老年人个体,这不仅仅意味着关注个体在老年期的健康,而是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老年期健康的问题或者因素进行一个综合系统的干预。“国外也有一些研究,比如疫苗或者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衰老,改善老年期的健康状况。”蔡菲说。

其次,不仅仅是关注老人个体,更要重视整个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支持。蔡菲认为,老年人带病生存是很常见的,身边是否有足够的设备比如轮椅、助听器等,帮助其维持日常的生活功能,并进行很好的功能维护,也是判断是否达到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标准。

为此,“‘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从健康救治、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出发的几十条具体任务。

“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在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这方面确实是一个短板,目前我国妇幼服务体系已很健全,但是老龄健康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蔡菲表示。

为何选择“医养结合”模式

在专家看来,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选择。

“医养结合是我国首先提出来的,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先例,也没有可以模仿的范例,是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蔡菲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据她介绍,目前,医养结合主要由国家卫健委和民政部共同推进:国家卫健委负责卫生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准入,民政部门负责管理养老机构,包括养老标准化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管理等。

也就是说,如果想申办一家医养结合机构的话,需要同时具备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和资质,以及养老机构的能力和资质。

“两个部门都要提出便利的审批许可的流程,哪方面的条件符合就拿哪方面的资质,两方面资质都拿到就是医养结合机构。”蔡菲说,近两年,养老机构和内设医疗机构已经取消了行政审批,直接实行备案管理;此外又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的审批工作,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取消设置审批,直接把设置审批与职业登记两证合一,这样大大便利了社会力量进入医养结合领域。

不过,她也表示,提升医养结合的服务能力,国家卫健委需要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管。

同时,民政部这几年也在开展养老院专项服务的行动,联合推动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目前医养结合最主要的形式,是现有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签约合作。据蔡菲介绍,这里面有多种形式,比如医疗机构可能与多家养老机构签约,养老机构也可以设立医疗机构,现有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以转型发展康复和护理,或增设养老机构。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就是医疗卫生机构依托社区进入家庭,特别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医疗卫生服务。”蔡菲说,近期也将出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据蔡菲介绍,医养结合是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并没有很好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主要依靠各地的试点,国家层面则是两个部门积极合作,“以养为基础,医疗为支撑。”


返回首页|中心介绍|招生信息|MBA联合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智华经管楼B416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8304514 Email:mba@ncu.edu.cn
  南昌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 版权所有©2005
今日访问量:2766人  本站总访问量:8242241   

手机版